首頁 > 醫師觀點

醫師觀點

2024.09.11

老年用藥安全

台南奇美醫院老年醫學科

老年族群是醫療院所的常客,由於罹患多種慢性疾病,老年人經常服用的藥物也就很多。根據衛生署統計,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一年的醫療費用高達三千多億元,占健保支出的41%,這其中大多是花在藥物上面,老年人用藥之多可見一斑。可是吃這麼多藥到底安不安全呢?會不會反而傷了身體?如何提升用藥的安全性,相信是廣大老年族群與其家屬很有興趣的課題。

老年人疾病多
    根據台大近年的統計,有照護需求的台灣老年人平均每人罹患2.9種慢性病,有56.6%罹患3種以上慢性病,19.6%罹患5種以上慢性病。由於要到各種專科治療不同的疾病,導致門診次數顯著提高。該統計發現老年人平均每人每年就診32.9次,跑4.1個不同的醫療院所,看7.7個不同的醫生。由於看的醫生不同,彼此之間可能不知道對方所開的藥是什麼,也不知道患者吃了多少其他的藥物,就會增加重複用藥或是藥物交互作用的危險性。

老年人用藥多
    那到底老人家用的藥有多少呢?根據台大的統計,有照護需求的老人之中31%長期使用5種以上的藥物。這種多重用藥的情況在失能老人之中更形普遍,有81%長期使用5種以上的藥物,而38%使用藥物高達10種以上。老年人本來就對藥物的副作用較為敏感,在多重用藥的情況下,不論藥物不良反應或副作用都顯得更加危險。

藥物對老年人效用不同
    由於老化的關係,老年人身體的脂肪較多而水分較少,此外肝臟與腎臟的代謝排除功能也比年輕人差,這些因素會使藥物作用時間延長,而且濃度提高。這也是為什麼老人家吃一樣的藥會有較多副作用的原因。再加上視力不好或記憶變差等原因,吃錯藥或沒按時服藥的機會也大為提高,都使得老人家容易成為藥物不良反應的受害者。美國甚至有研究指出,每花了一塊錢的藥費,就要再花三塊錢來治療藥物的副作用。

老年人安全的用藥原則
    既然老年用藥的危險性高,要怎麼確保用藥安全呢?無非把握以下幾點:
  1. 盡量在固定的醫療院所,找固定的醫師追蹤治療
  2. 應確切瞭解自己是什麼病,該吃什麼藥,吃多久的藥
  3. 主動告知醫師自己的病情與用藥
  1. 以前用了哪些藥會不舒服或是過敏,都要告知醫師
  2. 將所使用藥物的處方簽帶給醫師看,包括中藥與補品
  1. 確認服藥時間與方式,按時服藥:
  1. 注意飯前服用或飯後服用,搞錯了會使療效打折
  2. 若忘了服藥,一小時內可以補服,若已接近下次服藥時間則不補服,按原時間服藥即可,不可服用雙倍劑量
  3. 不同藥物之間是否可以一起服用或該分開服用,應詢問醫師或藥師
  1. 確認藥物劑量,調整藥物應與醫師討論,不應自行增減劑量
  2. 避免吃錯藥,應把藥物放在各自的藥袋或藥罐,未吃完藥前不要丟棄藥袋,也不要把藥品放到其他藥物的袋子
  3. 藥物並不是多多益善,不應要求醫師開立與病情無相關的藥物
  • 營業時間

    星期一 ~ 星期五
    AM 09:00 ~PM 18:00

  • 聯絡地址

    100 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
    50號20樓之12

  • mail

    聯絡信箱
    gtgs@ms14.hinet.net

  • 連絡電話

    TEL:(02) 2388-5342 
    FAX:(02) 2388-3369

Copyright©2021 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 本網站所有資訊內容屬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所有,非經同意不得以任意形式轉載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