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預防保健

肌少症

  • 1.什麼是肌少性肥胖? +

    隨著現代化生活運動量的減少與老化,肌肉不再結實強壯,伴隨著脂肪快速的累積,尤其是大量堆積在腹部與內臟的脂肪開始影響健康。老年人為了控制慢性病或年輕女性以節食不當減重,造成表面上看似體重減輕,事實上肌肉質量卻明顯減少,形成肌少性肥胖。人瘦了之後健康反而變差,生活功能受損,代謝症候群發生率升高、脂肪代謝不良、罹病率甚至死亡率都可能增加。

  • 2.什麼樣的人是罹患肌少症的高危險群呢? +

    即使是有常規運動習慣的人,年齡老了之後肌肉量與功能還是可能下降,如果同時有多重慢性疾病,或是減少活動量甚至不太活動,都是造成肌少症的高危險因子。其他的危險因子包括先天出生體重較低、平時體型過於瘦小、營養不良等等。

  • 3.如何有效的預防肌少症? +

    雖然年齡相關的肌肉量流失無法避免,但適當的介入可以延緩或阻止肌少症的不良影響。對肌少症患者,尤其是老年族群而言,最重要的預防方法包括均衡的營養、足量的蛋白質攝取、富含必須胺基酸的飲食、與適當的運動,其中以低阻抗運動、有氧運動、以及增進柔軟度與平衡的運動最有幫助。一旦肌肉的質量與力量能夠提升,老年人老態龍鍾、倦怠無力的現象就可望獲得改善。

  • 4.老化的肌肉會有什麼變化? +

    人在老化的過程常常伴隨身體組成的變化,包括全身骨骼肌肉量減少、肌肉強度與功能退化等等,並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加速惡化。一旦造成日常生活功能受影響,可能就是罹患了所謂的「肌少症」。由於肌肉有非常多重的角色,肌少症會導致無力、疲倦、步態不穩,容易跌倒、增加失能風險、增加住院甚至死亡。因為肌肉量減少,身體能量儲存不足的情況下,心臟輸出量或呼吸協調性也有可能產生問題,沒有辦法去執行一般日常的活動,導致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

  • 5.肌少症是如何診斷的? +

    目前的肌少症診斷標準有以下3項常用指標,如果其中有任何2項異常,建議及早就醫與專業人員討論:
    1.   肌肉量:目前較常使用的測量方法為雙能量X光吸收儀或生物阻抗分析儀,測量身體肌肉量並計算肌肉質量指數是否過低。
    2.   肌力:利用握力器測量手部握力是目前最常被使用的方法。以亞洲族群而言,如果男性握力低於26公斤,女性低於18公斤就可能需留意。
    3.   肌肉功能:以測量走路速度做指標,如果走路速度小於每秒0.8公尺的步速被認為肌肉功能表現不良。

  • 營業時間

    星期一 ~ 星期五
    AM 09:00 ~PM 18:00

  • 聯絡地址

    100 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
    50號20樓之12

  • mail

    聯絡信箱
    gtgs@ms14.hinet.net

  • 連絡電話

    TEL:(02) 2388-5342 
    FAX:(02) 2388-3369

Copyright©2021 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 本網站所有資訊內容屬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所有,非經同意不得以任意形式轉載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