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榮民總醫院 家庭醫學科
八十歲的王老先生平時還可以到公園運動散步,但前一陣子因肺炎在醫院住了兩個禮拜,出院後身體就愈來愈虛弱,走路也愈來愈慢,還跌倒了好幾次,不但胃口變差,體重還瞬間掉了好幾公斤,求診後醫師告訴王老先生及他的家屬,這是老年衰弱症。
什麼是老年衰弱症?
「老年衰弱症」是一種生物學的症候,指的是身體儲備能力的減少,以及對壓力原的抵抗力減弱。「老年衰弱症」除了會降低活動、生活品質,造成認知功能障礙外,還容易出現跌倒及增加入住機構及醫院的機會,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死亡。
Dr. Fried 的研究團隊在2001年,首先提出五項衰弱的臨床表徵,包括無預期的明顯體重減輕、疲憊感、肌握力下降、行走速度變慢及體能活動度降低,藉這些指標可以偵測患有衰弱症的老人。以上5項指標中,若符合3項以上者則歸為衰弱;符合 1~2 項者則歸為衰弱前期( pre-frail );符合 0 項者則歸為非衰弱( non-frail )。
為什麼會產生老年衰弱症?
目前有許多生理機轉被提出與「老年衰弱症」有關,首先是「肌肉減少症」的發生,當肌肉衰退,則影響步態和平衡,進而容易跌倒,造成行動能力下降。再來是內分泌系統的失調,研究發現IGF-1下降與身體力量及活動度降低有相關性,而較高的可體松荷爾蒙可能造成肌肉減少症、感染及胰島素阻抗。另外,當葡萄糖耐受性不佳,則會導致後續的食慾降低及營養失調,而類胡蘿蔔素、硒、鋅與半活化維他命D的血清濃度較低,亦推測與衰弱的形成有關。再者,急、慢性疾病、老年症候群、多重用藥,也都會間接或直接導致衰弱的產生。
老年衰弱症如何治療?
處理上應注意的是,先針對潛在可治療的病因,像是鬱血性心臟病、甲狀腺機能低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貧血、癌症、感染、憂鬱症……等做適當的處理,老年衰弱症治療的方向大致如下:1.加強既有疾病的控制:改善血糖,簡化不必要的用藥 2.預防併發症:定期疫苗注射與預防跌倒 3.攝取充足的營養:在飲食中確保足夠的熱量、優質蛋白質、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 4. 規律的運動及休閒:適度運動有助於老年族群平穩步態、減少跌倒、增進骨質密度與體適能。
運動及營養是目前認為改善老年衰弱症最有效的方法,對於有虛弱傾向的老年人,只要早期發現、早期介入,便能減少其步入衰弱、失能及發生許多可怕併發症的結果。
臺中榮民總醫院 家醫部 王仁昌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