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醫師觀點

醫師觀點

2024.09.24

淺談促進老年人健康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科

前幾年的影片「青春啦啦隊」和「不老騎士」想必有很多人看過。前者是記錄一群高雄市長青學苑爺爺奶奶們,參加啦啦隊比賽,進而在2009年高雄市舉辦的世界運動會表演的經過。後者是臺灣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十多位老人家,騎摩托車環島行程之紀錄片。我想大家一定也希望在自己年紀大的時候,還能這麼樂觀有活力。

但要如何達成呢?其實說難不難,說容易也真不容易!有些人採取的策略是「我要好好控制我的血糖、血壓。」,有人說:「我每天慢跑超過一小時」,也有人吃一大堆的營養補充品。其實,老年健康照護目標重點在減少長者失能時間,策略就是均衡營養、適當運動、良好的疾病控制和適當的社會參與。

均衡營養:除了不偏食、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外。老年人因為牙齒不好和味覺變化,常攝取不夠的蔬菜纖維或蛋白質。良好的咀嚼功能,對身體健康非常重要。請照顧好您的牙齒或者配戴適當的假牙。老年人常需配合疾病調整飲食內容,但過猶不及。例如飲食完全不加鹽,也可能導致低血鈉而住院。若有需要,營養師可提供適當的飲食評估與處方。

適當運動:視身體狀況許可,進行一週五天,每天三十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三十分鐘可以拆成每次十分鐘。運動到有點費力但還可以說話,不會不舒服就可以。運動的好處說不完,老年人的運動,除有氧運動外,肌力訓練和平衡運動都很重要。例如打太極拳就是很好的一種選擇。

良好的疾病控制: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都沒達標,導致併發症反覆住院,就算認真運動和節制飲食,身體並不會覺得舒服。又或者像之前有患者整天躺著不願站起來走路,後來才診斷出骨質疏鬆兼腰椎壓迫性骨折。許多可改善治療的疾病,常被認為是老化現象而忽略了,錯失治療時機。藥物或保健食品並不是「有吃有保庇」。還是視個人需求及身體狀況調整治療目標,而這是可以和您的醫師討論的。

社會參與:實現自我價值和尊嚴,對老年人依然重要。若無所事事,身體和心理的退化都會非常快。不管是參加團體旅遊、擔任志工和從事社區工作等,都能交到朋友、自我實現,使心情愉快。

老年人健康促進,絕不能單靠醫療或藥物面向,適當的營養與運動及良好的家庭社區支持系統等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 營業時間

    星期一 ~ 星期五
    AM 09:00 ~PM 18:00

  • 聯絡地址

    100 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
    50號20樓之12

  • mail

    聯絡信箱
    gtgs@ms14.hinet.net

  • 連絡電話

    TEL:(02) 2388-5342 
    FAX:(02) 2388-3369

Copyright©2021 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 本網站所有資訊內容屬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所有,非經同意不得以任意形式轉載或使用